汽蝕余量:泵入口處液體所具有的總水頭與液體汽化時的壓頭之差
汽蝕余量單位用米(水柱)標注,用(NPSH)表示
大多數情況下,泵的吸入腔為正壓力,加之泵的轉速很低,一般為 150-350rpm, 故通常不會發(fā)生汽蝕現象;但為了增強泵在正常工況下的操作可靠性和阻止發(fā)生汽蝕,裝置的必需汽蝕余量必須大于泵的有效汽蝕余量, 即 NPSHA > NPSHR。
如有可能發(fā)生汽蝕,應采取以下方法盡量阻止汽蝕的發(fā)生:
? 增大泵吸入端管路直徑,以減小管路中的摩擦損失
? 減少泵吸入端管路長度,同時盡量減少閥門和彎頭的數量,以減小管路中摩擦損失
? 盡量提高泵進口液位高度,以避免泵在自吸工況條件下工作
? 通過降低泵的轉速,來減小泵的必需汽蝕余量
? 通過改變定子和轉子的幾何形狀,來改變泵的必須汽蝕余量